
文/宋連友,寫于2012年12月16日
有幸得識溫遠達老先生始于2009年,相處至今已逾四年之久,其間曾得溫老眷顧無數。近日,翻賞冊頁,溫老先生饋贈冊頁書法一幅,重又憶起書畫名宿、傳奇一生、慈愛情懷的溫遠達老先生。

溫遠達老先生,銀花銀須垂胸,中等身材,年近百年歲月,身軀雖然瘦弱,腰板硬朗依然,面色紅潤,頂冠禮帽,手撐拐杖,唐服漢裝,小口布鞋,聲若洪鐘,睛明耳聰,妙談吐蓮。
一、書香世家 書畫名宿
溫老先生,筆名愚叟,1917年生于四川瀘州,年近百歲高齡,出生于豪門顯第,書香世家,幼年就學于川渝著名學府;4歲即開始習書作畫,迄今已至九十余載。
談及書畫,喚起溫老幼年兒時記憶的話匣。“祖上幾代都是書畫家,當年父親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,每天起來就開始寫字,吃了早飯以后還要寫字,吃完早飯以后再寫兩個鐘頭以后就開始讀書。”
九十余年的書畫生涯中,溫遠達對歷代各大名家書法均有所研習涉獵,博采眾長,自成風格,尤以行草為盛,兼擅榜書。其筆法蒼勁,渾厚健美,瀟灑飄逸,大氣磅礴,深受眾愛。

溫老現任國務院機關老干中心紫光閣書畫院顧問、中國國門書畫院名譽院長、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顧問、毛澤東思想學術研究會書畫院專家顧問、中國炎黃書畫藝術研究會高級顧問、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特聘高級榮譽顧問、中國當代書法美術名人研究會名譽會長、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、廣東省文化學會書畫藝術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等多個職務。
其作品遍布海內外,多位國家領導人以及中央各部部長、軍界數十位將軍均有收藏其作品。
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還將其作品作為珍貴禮品饋贈外國朋友,美國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德國、法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泰國以及臺灣、香港和澳門均有其墨跡。
二、大愛無垠 慈愛情懷
溫老先生,義蓋云天、心懷慈善,遵循“人生以奉獻為天職”,樂善好施、扶危濟困,多次為貧困學生兒童解決教育醫療費用籌集善款。

2005年9月,溫遠達老先生積極參與由東莞民間慈善組織發起的幫助惡性“地中海貧血”患兒鐘子鍵活動,舉辦了4場書畫義賣,共籌得善款33.2萬元。其中,30萬元為患兒的手術費,其余部分捐給了東莞市慈善基金會。
2006年,溫遠達老先生積極參與東莞理工學院“一對一”愛心工程,通過書畫義賣籌得善款10萬元,資助了東莞理工學院10名貧困學生。
汶川地震、玉樹地震等自然災難發生后,他又不知疲倦義賣字畫,將所賣錢款全部捐贈給慈善機構。
溫遠達樂善好施、扶危濟困的美德和樂安天命、豁達開朗的人格魅力,影響著很多人走向美好的人生,繼而被評為東莞城市精神杰出人物之一。
2010年榮獲首屆東莞“十大慈善人物”提名獎。

關于慈善,溫遠達老先生有自己的理解“我的做人的根本是人生以奉獻為宗旨,我的座右銘是兩句話,生命不息,奉獻不止。”,“人啊,能過得好就行了,做了善事自己心里面感覺舒服,平平淡淡過一生。”的確,溫老對金錢看得很淡,雖然經常做善事,但是他并不是一個十分富有的人。
三、談笑江湖 傳奇一生
溫遠達老先生,不足30歲時,即領國民黨少將軍銜,率兵參與抗戰,1949年隨軍起義,為解放戰爭立下巨大戰功。
溫老家族顯赫,解放前曾是民族資本家,名下擁有電覽廠等工業。建國后,溫遠達先生遂將億萬家產無償捐贈給國家,文革期間以軍人、工程師、化工專家等身份參與援疆及祖國建設事業。
與時俱進,溫老于2005年自學電腦至今,不但能打字,還會操作處理圖片,開通了微博,還能在QQ上和外地的朋友高興地聊天、視頻。

關于筆名愚叟,溫老說:60歲以前叫“愚夫”,60歲以后叫 “愚翁”,80歲以后叫“愚叟”。取愚,四川話叫傻巴兒(又稱哈兒),是蠢的意思嘛。愚就愚在我不要別人的錢,我是作貢獻。”關于年齡,“80歲的牙齒、60歲的心臟、40歲的心態、20歲的思維”溫老戲稱自己。
溫遠達先生一生輾轉艱辛、鐵肩道義、妙手文章,視金錢、富貴如糞土;而今,年逾九旬,白須美髯、鶴發童顏,仍身兼二十余個權威藝術機構高級職務;頻頻應邀來往于全國各地進行藝術交流。仍不忘心系大愛,廣博慈善。
來源:駿友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