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清代錢曾《讀書敏求記》載:"百壽字圖一卷,(南宋)紹定已丑(公元1229 年)靜江令史謂刻于夫子巖。
(明)正德丁卯(公元1507年),昆明趙壁又得二十四體,編成一書。 “百壽圖”是頌揚年高的吉祥圖案,表達人們追求長壽的心愿。明宋國楨《涌幢小品》載:“御史張敩之家藏大《壽》字一幅,自其始祖所遺。字崇(高)四尺有七寸,楷體黑文,其點畫中皆小‘壽’字白文。一一作別體,滿百無一同者。”從而得知,這是用不同字體的小壽字,湊足一百,組成的一個大“壽”字,用作祝壽書法。 “百壽圖”一般不拘于百字體,選擇適當的字體也可以。字體有圓形的篆書體為“圓壽字”,長方形的稱為“長壽字”。 “百壽圖”還有用不同字體兼以繪畫形式,組成一百個壽字的樣式。其中除了象形、鐘鼎、鳥文、小篆等各種字體外,還有繪刻如太極圖、蝌蚪文、桑葉形、花瓷罐、古彩陶以及垂柳、荷花、壽桃、葫蘆、綠竹、祥云、蛟龍、博古文玩等花樣組成的“壽”字,集中了傳統的“壽字大全”。 用百壽圖、花字體等不同形式的“壽”字圖案廣泛用于建筑、家具、文具、雕刻和衣料等方面。
原載:99字畫網(轉載需以鏈接方式注明出處,以及本聲明)